首页 - 学员回音壁

耽误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矫正的,也许正是你踩过

2020-08-01 15:47
一对一矫正
语音检测/制定方案
点击咨询
优选矫正师
男矫正师/女矫正师
点击咨询
十万矫正案例
一对一矫正方案,精准实施
点击报名
小雨是一名3岁的小男孩,从出生就幸福地生活在父母和老人的关怀下。不负众望,小雨健康得到了14月龄。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孩子到现在还不能开口说话,邻居家的宝贝11个月就能叫“爸爸”了。终于等到16个月大的时候,孩子终于会叫人了。
耽误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矫正的,也许正是你踩过
 
刚开始的时候,父母每天都耐心地引导孩子说话,“爸爸”“妈妈”“饭饭”等一些比较基础的词语。时间一长,孩子也不愿意学,整天净顾着玩玩具了,妈妈索性也就顺其自然了。孩子和同龄孩子玩耍时也没啥障碍,直接用手比划就够了。
本来父母还打定主意一定要教会孩子说话,奈何时间久了,妈妈的耐心也就消耗没了。不仅如此,妈妈和小雨还达成了一种默契,即孩子发出某个音节或做出某种动作,妈妈就会知道孩子想要什么。
眼看着孩子都快两岁了,隔壁的囡囡都能跟妈妈说整句话了,可小雨能说的词语还是这么几个,父母这下就有点紧张了。那时,家长对语言发育迟缓没有什么了解,也就没往那方面想,加上奶奶总说孩子晚点说话正常,记住“贵人语话迟”这句老理儿。
耽误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矫正的,也许正是你踩过
 
有一天,小雨妈在楼下碰见了小区里的一位阿姨,阿姨建议她带孩子去医院做个检查,小雨老不说话这问题可能是叫语言发育迟缓,不是先天生理上有异常就是你们(指小雨父母)的语言教育不到位。回到家,小雨妈思来想去决定医院走一遭。
检查结果一出来,小雨爸妈直接满脑子问号:孩子啥毛病没有,那这什么语言发育迟缓哪儿来的啊?医生说,大概就是你们做父母的没做到位,现在有两个选择,要不在医院语言科上课,要不就找一家语言机构进行矫正。
小雨妈倒是觉得孩子的语言环境没什么问题,两口子都说普通话,家里说方言的老人也不在,周围也没有口吃、大舌头的亲戚朋友什么的,自认为语言教育算是做得不错的了。直到孩子2岁半,小雨妈终于坐不住要寻求语言机构的帮助了。
耽误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矫正的,也许正是你踩过
 
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是不是觉得小雨妈的很多做法好像都出现在了自己身上?第一次当父母必然会在育儿方面踩坑,那么小雨妈有哪些做法不值得提倡,甚至是要摒弃的呢?
1、 耐心不够,玩具来凑
对于育儿来说,父母的耐心是最应该具备的本质。家长是孩子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师,没有耐心如同教师说的“我只教一遍”,孩子应该学会的技能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动不动就把孩子扔给玩具,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2、 有些所谓的默契是毒药
孩子在语言系统还未发育成熟的时候,总会用眼神或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果家长任由这种情况发展,那么孩子的语言永远得不到成长。家长可以在满足孩子的要求前,逐步引导宝贝说话;“这是小恐龙。”“宝宝饿了,要吃饭。”“这是勺子,跟我念‘勺子’。”
耽误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矫正的,也许正是你踩过
 
3、 小看语言环境的影响
对于没有生理异常的语迟儿童来说,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语言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上边的两条都是语言环境不够优秀的体现,并不是说孩子的生活环境没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不良因素就是万事大吉了,父母的做法才是影响孩子发育的关键因素。

看完文章还有疑问,点击继续咨询

  • 杨清语

    杨清语 首席矫正师矫正师

    杨清语,语言矫正学专家

    在线服务人次
    在线咨询
  • 于景雯

    于景雯 高级矫正师矫正师

    于景雯,高级语言矫正师

    在线服务人次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