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语言的认识,很多人都会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语言是工具,而有的人则认为语言是一个基础,而不管对于语言持有怎样的看法,有一点不会改变的,那就是语言在生活中对我们的作用非常之大。尽管有很多人已经习以为常语言的各种作用,但他们仍旧认为人类能够说话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因为语言的交流和沟通对于智慧的启迪是非常重要的,它几乎影响了整个人类文明进化的过程。
没有什么东西是天生就能掌握的,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各种机能都是在学习中才掌握的,比如吃饭需要学习,否则就是拿手抓也吃不好饭;喝水也需要学习,否则和动物那样用舌头舔也喝不了多少的水。说话同样也是如此,在漫长的人生当中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的,儿童在一岁左右掌握到的词汇和语言基础与他十岁左右掌握到的语言基础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更不要说在这九年中所掌握到的更深刻的语法关系。
大多数儿童的语言起步很早,但真正能够成形,能够用来表达,用来进行交流沟通的话语,是要到三四岁才可以的。也只有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语言能力才算是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或者说才真正有了属于他自己的语言基础。而后,儿童的语言才从这个阶段开始拥有了正常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他们也可以使用比较成熟的语法加以修饰。
但只是会开口说话还不算真正进入了语言的大门,如何清晰、准确地进行语言的描述,懂得如何利用词类和与语法结构组成自己的话语才算是知道了如何说话。这一点,是很多孩子所经历,而且他们在语言发育的早期一直努力的目标。只是,有的孩子却无法在这个阶段达成这个目标,说话迟的孩子就是在大群体中被忽略的那部分,他们不仅语言发展的速度落后于同龄儿童,而且他们整体的语言水平也落后于同龄孩子。
如果说儿童语言说话水平在两三岁还处于尚可接受的阶段,毕竟孩子的语言发育是不一致的,有的孩子语言发展却是会比正常孩子落后一些,他们可能会稍慢几个月。但是到了三岁之后,孩子的语言发育已经算是基本成型,并且他们的语言能力中已经基本充满了自己的语言逻辑,大多数孩子的语言水准已经到了应该成熟的阶段,如果这个时候孩子的语言水平依旧落后,那就要注意是不是某些生理因素在影响他们了。
先天性发育缺陷,发声器官的生理异常,语言环境的影响,不良语言习惯的形成。在语言发育的过程中,问题和原因总是不缺少的,或许哪天就突然又冒出一个新的问题,就会更加导致孩子的语言发育依旧落后。因为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某些生理因素和先天性发育缺陷的影响,儿童的语言会出现一些其他的改变。
但是不管原因是否还会出现新的,对于说话的渴望会促使着孩子改变自己说话迟的问题,他们强烈的让自己改变这个现状,从而开口说话发声。因此,对于说话晚的孩子,如果是发育缺陷那就要及时去进行手术治疗,然后再进行语言的矫正,而如果是后天导致的语言落后,那就可以从基础的语言开始进行矫正,恢复孩子的语言功能。
说话不应该成为孩子的负担,更应该成为他们语言发展的一个基础,推动着孩子往更高的人生而走,他们的未来不能因为说话晚而受到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