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完成语言的发育是一个很慢长的过程,需要大脑语言中枢系统、听觉系统、呼吸系统、发音器官等共同作用完成。孩子说话不清楚,如果与同龄人差距明显,一定要到专业的语言矫正机构进行检查,找出原因。
特别提示:千万不要自己在家盲目地训练,或在非专业的的地方训练,以免耽误孩子最佳的治疗和矫正时机。
因为说话不清楚很可能是某些疾病引发:
小儿脑瘫就可能伤害到语言中枢,从而造成构音障碍。
听力如果受损,同样会影响到发音,听不见自然不会说,听不准也会说不准。
发音器官是对声音最后的调节,因此发音器官的功能出现问题,一定会导致发音不准。
舌系带短只是卷舌音发不清
舌系带俗称舌筋,即孩子张开口翘起舌头时在舌和口底之间的一薄条状组织。舌系带短,俗称“大舌头”,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舌底下正中处的舌系带过短,使舌的正常活动受到限制,舌头因而不能伸长到口外,或往上不能接触上唇;舌前伸时舌尖因被舌筋牵拉而出现凹陷,舌尖呈W形(正常人舌头伸出时舌尖呈V字形)。舌系带过短常造成吸吮、咀嚼和语言障碍,特别是在发音时,由于舌尖不能抵达前腭部,不能发出卷舌音,使人感到有“大舌头”的感觉。
“舌系带短的孩子到了会说话的年龄,也应该会讲话,只是除了卷舌音发不清外,其他的音应该和正常孩子一样,因此,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会讲的话不多,或是吐音不清就怀疑是孩子的舌系带短要求做手术,这很不应该。我们曾接诊过一个患儿,他4岁了,却只会喊‘爸、妈’。经检查,他是先天愚型,与舌系带长短没一点儿关系。”杨清语老师讲道。
发音不清原因有多种
造成发音不准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先天性生理缺陷,比如先天性唇裂和腭裂、牙齿缺失或畸形以及舌系带过短等;二是后天疾病所致,比如孩子小时候因神经系统疾病致使发声器官运动不协调、因听力受损等情况造成听不准音而无法正确模仿、大脑发育障碍等都可以引起发音不准。如果不是舌系带的事,割一刀也不会让孩子说话利索。
此外,婴幼儿在牙牙学语阶段,大脑的语言中枢和发声器官尚未成熟,再加上孩子易受周遭语言环境的影响,如周围亲人普通话和方言交替使用,孩子接受起来难度较大,所以说话稍有差池也可以理解。大部分孩子一般在4岁以后会逐渐完成语言体系的自我调整,可以认真良好地和成人开展交流对话,部分孩子要到入学后通过学习才能完全纠正。
手术做不好会有更大的麻烦
不少家长发现婴儿舌系带比较短,张口时舌尖不能上翘,舌头活动也不灵活,就认为不正常。专家介绍,其实婴儿的舌系带正处在发育阶段,此时多为紧张状态,可出现舌系带“过
短”的情况,但只是暂时性生理现象,不应认为不正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乳牙的萌出,舌系带的附着会逐渐向口底下移,逐渐变得单薄而松弛,舌的活动度也会变得更加灵活,舌系带就不短了。
不少家长对尽早做手术所持的观点是:舌系带过短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发音、说话,而早做手术不需麻醉、不用缝针、出血少,孩子痛苦感受也少。但专家说:“做完手术不缝针,易导致手术伤口的瘢痕形成,这样不少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必须再做第二次手术,且效果不好。而且手术中,低龄幼儿多半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误伤,也容易合并感染。颌下腺导管的开口位于舌系带的两旁,如果医生技术不过关,态度不负责,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把颌下腺导管的开口一并缝上,导致局部肿胀,长期会造成颌下腺萎缩。”
有研究表明,如孩子在两岁以前进行这种手术,其实95%属于多此一举。专家提醒,在4岁之前,除了已出现反复溃疡等会妨碍健康的情形,没有必要立即做舌系带矫正手术,只需“静观其变”即可。
“我们这里也接诊过一些学播音、音乐的大学生来做舌系带手术,这些职业对发音的要求较高。做过手术后,一般经过半年的时间,以前不正常的解剖关系就可恢复到正常,并形成新的语音习惯。”
杨清语语言矫正针对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发病原因,通过有效的功能矫正训练、专业的发音矫正训练和特定的语感矫正训练,使其达到完全正确发音。矫正速度快效果神奇,如声母“L”发音不准者,最快两三天就能完全矫正好。多音素构音障碍最快可以在2-3周达到正常发音,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