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网站!咨询热线:400-0585-968
从本周开始,杨清语将为大家带来一整个关于孤独症(也称自闭症,下同)儿童早期信号系列的文章,通过这些发生于孤独症儿童身上的表现、特征,帮助家长们及时发现家庭中可能存在的孤独症儿童,预防可能出现的孤独症风险等等。
在上一期,我们为大家讲述了“兴趣狭窄”在孤独症儿童身上的表现,也知道兴趣狭窄的自闭症儿童会对单一物品产生“依赖”,而且兴趣狭窄特质的出现还会导致孩子变得越来越孤独。
而本文作为本系列的最后一期,杨清语将为大家讲述孤独症儿童早期信号的最后一个典型特征:感知觉障碍。
感知觉是什么?家长们可以将感知觉简单理解为对应我们人体感觉器官的知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人体通过这些感官刺激,向我们的大脑反应客观事物的形状、颜色、味道、气味、触感等。
例如,我们可以闻到饭菜的香味会产生进食的欲望,看到美丽的景色会产生愉悦的心情,听到别人的呼唤会产生回应等等。
然而,这些对正常人来说正常不过的感官刺激却在孤独症儿童身上碰了壁,因为大约有10%的孤独症儿童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感知觉障碍。
什么是感知觉障碍?简单来说,感知觉障碍指的是患儿对听觉、视觉刺激反应迟缓,好似“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周围环境中出现的人或其他人物似乎看不到,对他们的讲话也不予理睬的一种行为。
这类孤独症儿童大约占正常儿童的万分之二至万分之三,广泛分布于学龄前儿童当中,需要家长们重视。
对于谱系儿童来说,存在感知觉障碍的不在少数。
例如有的孩子对亮光、噪音、痛觉或触觉等感觉刺激的反应过于迟钝,而有些孩子的反应却过于敏感。
并且还有一些孩子会存在多知觉异常(也称复合型感知觉障碍)的情况,如同时出现异常姿势、捂耳朵、用身体某个部位撞墙,拍手等行为。
如果孤独症孩子出现下面这些表现,就说明他们患有感知觉障碍:
1.迷恋旋转或是快速一定的物品或事物,喜欢玩手、旋转物品;
2.害怕高处、黑暗的环境或是害怕/着迷明亮发光的事物;
3.听力没有问题,但却经常充耳不闻不做反应,或是听到某种声音时会出现不自然的表情;
4.不喜欢空旷、有回声的场所,在嘈杂的环境中会紧捂耳朵或紧贴家长;
5.常用嘴呼吸,或是经常用手捂住口鼻、手指塞住鼻子以及用手在口鼻前扇风;6.在一些有明显的气味的环境会显得焦虑不安;
7.口味过重,或是什么都会往嘴里放,好似没有味觉一样;
8.长时间仅吃几种食物或是拒绝某种食物;
9.不喜欢或拒绝他人(即便家人也不行)的触摸/肢体接触,被触摸后会出现挣扎、尖叫,哭闹等行为,或是身体变得紧张、僵硬;
10.有反复拍手、喜欢撕东西(纸张等)、用身体撞墙等行为,或是不喜欢穿衣服/不喜欢穿新的衣服鞋子。
以上10种就是典型的感知觉障碍表现,父母们可以记下来,与孩子的情况一一比对,如果发现孩子有类似的现象,那就要多注意观察,并且及时咨询专业人士。
感知觉迟缓的孩子这样做:
对于部分感知觉不明显、迟缓的孩子,父母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感官刺激,帮孩子逐渐感受到正常的感觉体验,比如可以带孩子做做小游戏,给予孩子一些颜色鲜艳的物品等等。
感知觉过于敏锐的孩子这样做:
对于感知觉障碍,但过于敏锐的孩子,家庭要做的是帮孩子“脱敏”,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家庭内灯光的亮度,来降低孩子的警惕性;再比如我们要通过饮食、声音来降低孩子的感知觉防御,让他逐渐接受生活环境等等。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为孩子寻找到一家专业的康复机构,毕竟家庭的精力总归是有限的,专业机构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
[自闭症]的相关热点
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手机版网站: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如果您没有时间或不方便在电脑聊天,您可以通过二维码功能,直接微信或拨打电话跟我们沟通。
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微信公众号: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或者是搜索“清语语言矫正机构”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您可以通过微信自带的扫描二维码功能,直接扫描左侧的二维码图像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