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网站!咨询热线:400-0585-968
这是一份你不清楚的数据: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中国青少年言语障碍发生率为:2岁17%左右;3岁4%-7.5%;6岁3%-6%。
这个比例高吗?当然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我们将这个比例换算成实际人口数,那么不同年龄段的语言障碍儿童加起来就有数百万之多!
以2014年为例,我国共有0-14岁儿童22558万人,0-4岁语言障碍儿童约234万人,5-9岁语言障碍儿童约230万人,10-14岁语言障碍儿童约213万人。
看见这份数据,不知道大家是否有些触目惊心,反正小编看得是有些心惊肉跳,因为多年的矫正行业经历让我知道,这当中的大部分孩子都接触不到语言矫正,更等不到语言恢复的那一天。
一来是大部分家庭尚未意识到语言矫正的重要性,不少家长还是抱着“说话有问题就有问题呗,反正长大就好了”的想法,所以哪怕他们注意到了孩子有说话、发音、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可他们还是觉得不用特别在意。
直到孩子错过了最佳的矫正时期,那些错误的、不正确的语言习惯、发音方式已经定型。
哪怕后来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可再想矫正就变得困难重重。
二来的话,则是矫正师的缺乏。我国语言康复事业起步勉强才二三十年,真正得到爆发增长不过十多年,因此整个行业都面临着矫正师短缺的问题。
根据美国语言矫正行业的计算,语言障碍儿童和矫正师的比例大约是10000:4.69,即大约每万人中需要4.69名语言矫正师。但是,咱们国家的矫正师数量远远达不到这个比例。
粗略算去,基本上还需要60-80万名矫正师才能勉强帮助到那几百万名语言障碍儿童。
更不用说,我国语言障碍儿童的数量还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
其实很多父母都有在后台问过这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语言障碍儿童越来越多了,我们小时候好像都没见过这么多说话有问题的人?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就像是这几年的疫情一样,为什么新冠越来越容易被发现了,就是因为检测手段提高,大众对疫情也有了足够了解。事实上,语言障碍也是一样。
检测手段的提高,更容易发现语言障碍儿童
2014年重庆市发布的新生儿出生后筛选报告指出,上世纪九十年代,整个重庆市新生儿检测率(语言障碍)不过45%,而2012年这个数据提升到了92%。
越来越多的语言问题在检测手段、医学观察、语言行为观察的更新换代中更容易被发现,语言发育迟缓、大舌头、口吃也无所遁形。
大众整体观念的转变
以往老人看见孩子不爱说话、说话晚就一口认定是“贵人语迟”,还非要拦着孩子父母的做法也变得越来越少了。他们更愿意带着孩子去主动检查、矫正,不再把孩子藏到家里,生怕被别人看见知道。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归根结底还是大众观念的转变,大家认识到语言问题会影响、危害孩子的语言,也知道这个问题不去改变,那么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活都要受到影响。
家庭抚养、教育环境的变化
家庭是儿童最直接接触的语言环境和生活环境,因此,很多语言问题都来自于这里,比如语言发育迟缓、口吃等。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跟家庭抚养、教育环境的变化有关系。
以前的家长工作虽然也忙,但他们至少还能陪伴在孩子身边,家庭氛围比较浓厚。但现在很多家长常年奔波在外,孩子都交给长辈或者保姆照顾,对孩子的语言刺激不够,自然就容易引发一些语言问题了。
从某种程度来讲,一部分语言问题的出现、频发其实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有很大的关系,例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儿童,也一度饱受语言障碍的影响,美国更不必说,那是全球语言发育迟缓发生率最高的地区。
其实,在1987年出版的《日本医学介绍》中,作为语言病理学家的长谷川就重点提到了当时日本儿童语言障碍的高发问题。在他看来,日本儿童的语言障碍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无独有偶,这一点正好与咱们国家目前的情况非常相似。
所以,在这里给大家提个醒:发现孩子有异常的语言表现,比如三四岁还不说话或者说话非常不清楚、不准确,以及说话结结巴巴等情况的时候,千万不要拖延,尽早去专业机构咨询,一旦确定是语言问题,那就要及时开始语言矫正。
[新闻中心]的相关热点
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手机版网站: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如果您没有时间或不方便在电脑聊天,您可以通过二维码功能,直接微信或拨打电话跟我们沟通。
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微信公众号: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或者是搜索“清语语言矫正机构”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您可以通过微信自带的扫描二维码功能,直接扫描左侧的二维码图像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