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障碍症是一种人体正常语言获得方式产生的絮乱,而导致的发音异常等情况,这种疾病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都造成极大的影响。那么到底什么是语言障碍症呢,语言障碍症的定义是什么呢,怎样才能预防语言障碍症的发生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内容。
语言障碍症会异常影响患者的学习、职业和社交功能。但并非因为神经或言语机制的异常、感觉缺损、精神发育迟滞或周围环境因素所致。我们来看看它的定义是什么。
学理的定义
一般特殊教育学者对语言障碍所作的定义
a.沟通
是思想、信息或概念的交换。它可以是非语文的,可透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传达,沟通的必备条件是一位输出者、一项讯息和一位接收者。只要输出者能正确且完全传达自己的讯息而且接收者也能完整的了解这项讯息即可算了已达到沟通的意义与目的了。
b.语言
是一套既定的符号或文字以系统性的口语产生,用来作为人类表达、接受讯息的工具。
语言是一套既定的符号,是作为人类表达、接受讯息的工具
c.说话
是以有声或口述的方式来表达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称之为说话。
说话的产生包含下列四个过程。
(a)呼吸作用制造发音的能量。
(b)发声是透过声带的震动制造声音。
(c)共鸣是让声音有独特的特质,以便辨认发声者。
(d)清晰的声音是口与舌的动作制造出说话的音素。
以上这些过程中任何一项受到损伤都会导致语言异常,但未必会干扰到语言的学习或阅读、书写。若是听力丧失也会造成语言异常,如果一个孩子无法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他便很难开口说话。沟通异常是指在说话和语言两方面都异常,说话异常是指语音的清晰度或流利度异常,语言异常是指对语言符号系统的了解困难即听说读写的能力发展受到损伤。
d. Cromer对语言异常的定义
它并非由其它障碍所引起的异常(如听障、智障、性格异常)。
医学上的定义
a.说话障碍
是指在构音、语畅、声音或综合以上各项有发生异常现象者。
b.次发性说话障碍
因语言异常而引起的说话障碍,也就是说对语言的了解发生困难而引起说话障碍,或因说话异常合并语言异常而引起的说话障碍。
c.发育性说话障碍
个体因先天脑神经性学习的某种异常而导致学习说话能力的障碍。
d.混合性说话障碍
个体在说话的生理构造、脑神经学习上以及语言的了解上皆出现问题或困难而产生了混合性的说话障碍。
儿童语言障碍的表现形式
儿童语言障碍的出现率比较高,其表现形式比较复杂,有的表现很明显,而更多的则较为隐蔽,不易被觉察。通过分析,我们把它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
1 .言语发展延迟
儿童语言障碍的一个很重要表现就是语言发展迟缓。这些儿童在习得、表达和运用口语方面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的平均水平。班斯 (1968) 认为,“延迟性语言发展是有规则的,但其进程与正常儿童相比速度较慢”,有语言障碍的儿童“在语言符号习得方面偏离了惯常的有规律的模式”。
2 .言语混乱
儿童语言障碍的又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言语混乱。儿童言语混乱主要表现为言语缺乏连贯性、混乱、割裂、不流畅,常常词不达意,言语中有许多语法错误以及说话速度过快等,最有代表性的表现就是口吃。口吃又称作节律异常,常表现出说话时态度犹豫、吞吞吐吐、夹杂重复、拉长字音等现象。言语混乱现象在言语异常儿童身上比较多见。
语言障碍儿童
3 .言语内容贫乏
由于受本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儿童对词语的掌握有限,因而在表达上就欠丰富,这本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在一些儿童身上这一现象表现得很突出:言语内容极度贫乏,对常用词语都很难习得和加以运用,不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4 .言语能力丧失
这是一类比较严重的语言障碍的总称,包括由耳聋、大脑言语中枢发育不全或病变神经官能症、言语器官缺损或病变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哑、缄默症、失语症、喉病等等现象。这类儿童由于丧失了原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人们一般把有这类现象的儿童称为残障儿童。由于他们难以进行正常生活、接受正规教育,主要是由特殊教育机构或社会福利机构来承担对他们的教育、矫正和治疗任务,因而本文的研究对象一般不包括这类残障儿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