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网站!咨询热线:400-0585-968
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印象中的自闭症儿童是什么样的?
有的人说自闭症儿童是比较固执的,因为他们觉得自闭症儿童脑筋不会拐弯;也有人说自闭症儿童不怎么会说话,因为他们交流起来显得很麻烦。
那你们觉得自闭症儿童的智商有问题吗?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在迟疑后纷纷点头,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自闭症儿童的智商确实有问题,看起来就是那种笨笨的,好像不是特别聪明的样子。
的确,目前科学研究证实,引起儿童自闭症的一大因素就是受多种环境因子刺激导致的弥漫性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但是,有一类自闭症儿童的智商却不比一般的孩子差,甚至还要比普通儿童的智力高。
这是怎么回事呢?
阿斯伯格综合征与孤独症同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疾病亚型,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其发病率高于典型孤独症,是一种高端形式,属于一种高功能的自闭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发病率要比自闭症高,在新生儿的发病率是0.7%、婴幼儿期是1%―1.2%,而且多发于男孩,也就是说,大约每一万名小孩里就有7位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
那为什么阿斯伯格综合征又被称为“天才病”呢?这就要从1944年奥地利心理学家汉斯·阿斯伯格开始说起。当25岁的茱莉亚·玛驰第一次和阿斯伯格交谈时,这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意识到了眼前这个女孩的不同。
在长达数年的研究和评估中,阿斯伯格惊讶地发现,茱莉亚虽然表现出了明显的自闭症特征,但她本人的智力水平甚至要高于一般的正常人,尤其是她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几乎堪称天才。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阿斯伯格综合征便有了“天才病”的称呼。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面,许多医学界的专家都认为阿斯伯格综合征可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不完全的体现,所以患有这类疾病的儿童尽管在情感、社交方面存在障碍,但他们的智力却远高于平均水平。
但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真的是天才吗?2014年,CDC(美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多数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虽然并未遭遇智能障碍,但他们的智力和寻常儿童并无二致。
也就是说,“天才”只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中的极少一部分。以往将阿斯伯格综合征看作“天才病”的说法其实并不正确,而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也不是进化的一个体现。
既然阿斯伯格儿童并非是我们想象中的“天才”,那他们的“真面目”是怎样的呢?别着急,下面这9条或许就能帮我们揭开。
1.缺乏实用非口语沟通能力,如眼神接触,用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与别人互动;
2.无法恰当的发展同龄关系,即有主动的社交需求却无主动的社交能力;
3.无法自动与别人分享喜悦、兴趣与成就(例如:虽然对某目标有兴趣但却不会主动指出来);
4.特别对一个/多个目标有固着性,而且超过常人在意的程度;
5.无法弹性接受日常生活中的改变;
6.重复性的动作较多或重复性动作已经形成习惯(例如:玩手、拍手/动手指,扭转身体或是特定姿势);
7.对于物体的某一部分会特别集中注意力,与之相对的是对父母指令的无应答;
8.生活情境上的困难,比如:社交、学业或是工作,但是在语言发展上却无迟缓现象(例如:在两岁时使用单词,在三岁时使用短句等等);
9.在认知发展、生活自理能力发展以及适应行为(如社交反应)并无明显落后,并且在孩提时代对于周围的环境有好奇心。
尽管大部分阿斯伯格儿童在认知、智力方面并不比同龄儿童差,但由于他们的社交性、情感以及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所以这些孩子在早期还是要接受专业机构的干预。
[孤独(自闭)症]的相关热点
访问杨清语语言矫正手机版网站: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如果您没有时间或不方便在电脑聊天,您可以通过二维码功能,直接微信或拨打电话跟我们沟通。
杨清语语言矫正官方微信公众号:
1.任何有关语言障碍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或者是搜索“清语语言矫正机构”直接跟我们在线专家沟通交流;
2.您可以通过微信自带的扫描二维码功能,直接扫描左侧的二维码图像关注我们。